點,移動就成為線。當某地方因為風景好,景點延綿不斷,就成為觀景線。
像這樣的觀景線,東九龍半山就有;那就是從黃大仙半山沙田坳道的獅子亭開始,連接飛鵝山道,至飛鵝山觀景台的一段長約三公里的公路﹝見下圖﹞。
這觀景線至少有兩大優點。首先是容易;沿途都是行車道,然而車輛不多,人車共享道路完全沒問題,早上黃昏都可見散步健行的人,間中亦有勇於挑戰斜坡的單車客。另一優點是景觀開揚,到處都是無敵靚景。可以這麼想像:沿這風景線而行,整個東九龍就是一個大舞台,觀眾不設固定坐位,可以隨意走動,選擇最佳觀賞角度。
若要欣賞更多的景觀變化,當然是晨、昏時段最為適合。以午後黃昏為例,數小時行程已可拍盡斜陽、日落、夜景;所以切記帶備足夠的電池及記憶咭。可惜筆者不慣晨早出動,本文只能藉不久前兩次下午至入夜拍攝的照片與大家分享。
首次拍攝是下午出發,由下而上,先沿黃大仙半山法藏寺側的沙田坳道走到起點獅子亭 (1),然後經三道交匯處 (2) 前往飛鵝山觀景台 (3),並登上附近的一個山峰,至黃昏日落原路折返。第二次,則採取較輕鬆的方法,由上而下,先從港鐵彩虹站乘的士到飛鵝山觀景台﹝盛惠六十大元﹞,然後沿飛鵝山道,接沙田坳道下行到黄大仙。兩日的天氣狀況分別頗大,首天霧濃煙霞大,在山上只能依稀辨認到山腳的建築物;第二天則基本晴朗,造就了影像豐收的大半天。以下各拍攝位置的介紹,基本上是由高至低分區進行,但因為綜合了兩天拍攝的照片,難免會出現時空交錯、日夜顛倒、時晴時陰的情況,請諒。
飛鵝山觀景台附近
▲ 首天拍攝的觀景亭。大霧,完全看不到山下景色。
坦白說,從這裡看東九龍,景觀不見得比附近沿途的好,但旁邊的小山崗卻可遠眺西貢景色,從這點而論,觀景台設於此處,是合理的選擇。當然,無論官方景點景色多好,通常都不能滿足較高要求的拍友。因此,若時間充裕,不妨在這附近略作探索,選尋適合的取景地點。例如在觀景亭側的山徑前向行數十米,右方便有小徑通往一個開揚的觀景點,由這裡眺望,東、中、西九龍層遞漸遠。一個電線塔孤單地佇立於不遠的山頭,成為一個不錯的前景,正好為畫面增添深度。
若嫌小山頭未能滿足,可以選擇不右轉支路,沿山徑直向前面的高峰進發。只要循這山徑南行,幾番上落數個山頭,便可抵達飛鵝山的主峰。然而山徑頗為崎嶇,部份地點堪稱陡峭。當日因時間關係,只上了最接近觀景台的第一個山峰,並在那裡觀賞濃霧中的日落。
▲ 濃霧中的飛鵝山日落,沉鬱蕭殺兼而有之。
▲ 山上芒草茂盛,好此道者應該不會失望。
飛鵝山觀景台至大老山
回到觀景台,朝大老山方向走,開頭的數百米,可說是整條觀景線中最無遮無擋的一段,望向亦很適宜觀賞日落。若然你像筆者那樣不大喜歡用腳架拍攝的話,大可以拿着相機沿途橫掃,搜羅不同的拍攝角度,嘗試多種的拍攝方式。
終止這段開揚景觀的,是一座有型有款的小山丘,這絕對是優秀的前景;筆者首日日間路過時,已認定是絕佳的夜景襯托,只是當日霧濃,入夜後完全看不到山下景物,沒有拍。
果然不出所料,在天氣晴朗的另一天,正是這小山丘表演之時;不論黃昏與入夜,zoom前還是廣角,眈天抑或望地,都同樣精彩。
過了大老山,沿飛鵝山道下行,不多久便可抵達飛鵝山道、扎山道、沙田坳道三條公路的交匯處,這裡有個泊位不多的停車場,也是一個「官方」的觀景點。
三道交匯處至沙田坳村獅子亭
從交匯處沿沙田坳道下行前往獅子亭,沿途不乏可以眺望市區景色的地點,有些就在路旁,途經必然找得到,另外一些,則需要多走幾步登上路旁的土坡;大都有相當足夠的空間,戙腳架拍夜景絕無問題。這裡因為高度較低,即使山上大霧,卻仍有機會拍到清晰的夜景,可說是「白果免疫區」,保證有貨交。此外,由於高度不同,角度相異,距離較近,景觀明顯有別於山上,有興趣者大可沿途認認真真拍一趟,成一東九龍夜景專輯。
下午時份的東九龍半山沙田坳道
同一段沙田坳道,日間景色比之晚上不遑多讓;既可俯覽東九龍,又可遠眺飛鵝山。為求完整,以下補充幾幅於首日行程,從下而上,由獅子亭前往三道交匯處途中拍攝的照片。
▲ 獅子亭
▲ 沙田坳村路口。幾位仁兄把酒言歡,散發着閒逸的「鄉情村意」。
▲ 煙霞灰朦,「穌光」乍現。
▲ 煙霞中東九龍的別緻景觀
▲ 遠眺飛鵝山
▲ 俯覽九龍東
▲ 三道交匯處景觀
▲ 交匯處的涼亭
於日間由下而上走這路段,景觀固然不同,感受更是截然不同,── 因為要撐上斜路,辛苦好多!話雖如此,若時間適合,體力足以應付,選擇這午上晩落的行程,便可以於大半天之內,飽覽這觀景線的日夜好風光了;即使略為勞累,也是值得的。
行攝經驗小分享
像這樣的邊行邊拍,由日到夜,場景變化很大,或者有人會為帶備甚麼樣的器材而煩惱;然而筆者之見,則是輕巧簡單為妙。本文的照片,全部都來自一單反一神鏡﹝APS-C ;16~85mm﹞,加配直接裝在鏡頭前的 CPL﹝偏光鏡﹞ 或 GND﹝漸變灰鏡﹞。當然,夜景還是要用上三腳架。不攜帶太多的器材,除了減少負擔,方便行動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專注於觀察取景,以至思考拍攝演繹。
表面看,手上有愈多的器材,愈有能力應對景物的變化,但不要忘記,任何應對都涉及思考,太多的器材選擇,反而會妨礙思考;況且,更換器材還得花上時間。現時不少業餘拍友,手上擁有的器材絕不遜於專業攝影師,但若以對器材的認識及運用純熟而言,相信大都與專業者有明顯差距,數碼相機的設定已經夠複雜,若再配上多樣的相機、鏡頭和配件,對一般業餘拍友來說,絕對不是容易駕馭的事情,倒不如將精神集中於思考如何好好利用手上的器材去拍攝。
攝影,是克服限制的藝術。運用手上僅有的器材,拍出動人的照片,是攝影人永恒的學習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