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30, 2017

美得純粹 ─ 大雨過後的城門水塘

 城門水塘不一定要水滿才美。但每當夏天,連場大雨過後,水滿時,特別美。

提起水滿的城門水塘,可能不少人會想到水浸白千層。沒錯,這確是此處的獨特景色。然而單一菜式不能成為盛宴,城門水塘水滿時之所以特別美,主要原因在於:一、夏天;二、水滿。這可不是癈話。

dcf-travel-img-28569

夏天的天氣喜怒無常,短短一個下午,便可以經歷幾度陰晴。此一刻陽光普照、轉眼間大雨滂沱。天上浮雲聚散,時而薄如飛絮,時而烏雲蓋頂,誓要與藍天分庭抗禮。天空豐富的色彩階調,在水面投下幻變光影,即使只是眈天望水,已覺目不睱給。若遇上水滿的日子,岸邊的樹木,有些盤根錯節從水裡向天空長,有些伸長枝葉往水裡探,各自精彩。遙望對岸,山巒起伏,層林疊翠,倒影浮光,彷彿水中有岸,岸中有水,山水難分。偶然間,水面泛起粼粼波光,又點綴了滿滿的青綠 ......。這時候,即使隨便用雙手在眼前一框,也可以框出一幅水、天、岸、樹,光影交織的美妙圖畫。而在這廣闊的蒼翠中,白千層的高大、原始,粗獷之餘又不失淡雅,當然搶鏡,脫穎而出。然而城門水滿之美,又怎限於水浸白千層?

話雖如此,若論方便與可觀兼備,筆者認為大城石澗附近的幾個白千層林區,仍是觀賞水滿景致的不二之選,以下逐一介紹。為方便讀者了解景點的位置及地理特徵,文未附上簡單地圖,以供參考。

 

【景點 1】 - 武林勝地

dcf-travel-img-28570

據說這是粵語片時代,拍攝武俠片的取景勝地。是否屬實,筆者沒有認真考究,反正此處距水塘林道「塘畔徑」只半分鐘行程,肯定是極其方便的觀景點。這裡基本上是一個極細小的半島,水滿的日子,三面都可欣賞到水浸白千層。相比後面介紹的幾個景點,特點是白千層略為疏落,與對岸的距離亦較遠,感覺較為開揚。

dcf-travel-img-28571

dcf-travel-img-28572

dcf-travel-img-28573

 

【景點 2】─ 幽谷藏翠

小溪盡處的一個小山谷,兩旁樹林茂密;文首的照片,正是攝於此處。幽深,是這景點的特色;地理位置使然,這裡的水面平靜得讓人心醉。從這裡往外望,起伏無定的綠色調子之中,白千層與倒影錯落有致;似在示範何謂節奏與韻律。

dcf-travel-img-28595
▲ 站在溪口位置。左面,可見層迭漸遠的白千層與倒影。

dcf-travel-img-28596
▲ 右面,是綠葉橫枝的表演舞台。

若非水極滿時小路全被淹浸,橫過小溪,沿岸邊可以走進白千層樹林,更可通往大城石澗的澗口。但如果水太滿,為免通腳泥濘,省卻披荊斬棘,只在附近欣賞這景點的幽深翠綠,也足以讓人愜意。

dcf-travel-img-28597
▲ 看,享受翠綠美景的小龜多寫意。

dcf-travel-img-28598
▲ 平靜的水面襯托白千層,剛柔並濟。

dcf-travel-img-28599
▲ 雖沒白千層的剛直粗獷,卻不乏婀娜多姿。

 

【景點 3】【景點 4】─ 澗旁小景

位處大城石澗澗口兩旁的景點;【景點 3】在石澗右邊,【景點 4】則在石澗的左邊。大城石澗本身當然值得推介,但由於本文主要介紹沿岸景色,暫且略過石澗,日後或以另文專述。

與【景點 2】相似,【景點 3】同樣以幽深恬靜見稱。岸邉的樹幹伸得老高的,然後又帶着枝葉從天而降,飄浮於碧綠的水面;彷如畫家,只不過三兩筆觸,已畫出一派寧謐優雅。

dcf-travel-img-28600

再沿岸往前走,又可見到水浸白千層。如前所述,這裡沿岸的小路是與【景點2】相通的,兩者之間就長着好幾叢白千層。

dcf-travel-img-28602

dcf-travel-img-28615

【景點 4】也是一個往外伸出的小半島,形狀比【景點 1】狹長,水位高漲時,島上差不多只餘立錐之地。但只要立足於此,便能觀賞對岸【景點5】外圍的獨特景色。

dcf-travel-img-28603
▲ 水太滿沒走動的餘地,看看對岸白千層的倒影秀也不錯。

dcf-travel-img-28604
▲ 「枝態橫生」,亦是城門水塘常見的美景。倒樹枯枝,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若然水位稍退,便不一定要捨近圖遠,可以就地探索生長於【景點 4】的「本土」白千層。

dcf-travel-img-28605
▲ 秃枝,朽樹,為寧靜添上幾分淒滄;幽美中彷彿蘊藏弦外之音。

 

【景點 5】─ 千層匯萃

dcf-travel-img-28607

這裡可說是觀賞水浸白千層的最佳地點。此處的白千層除了佔地廣,數量多之外,生長的位置坡度平緩,因而水淹時會出現大片的水浸白千層。數量多,拍攝時便有較多的選擇。事實上,這區的白千層,姿態尤其豐富多變,別具風韻。不妨坦白,筆者拍至此處,往往會感到手足無措,── 拍攝素材與技巧表現的選擇,實在太多!

dcf-travel-img-28606

dcf-travel-img-28608

dcf-travel-img-28609

dcf-travel-img-28610

dcf-travel-img-28611

上天對港人實在不薄,在這方寸之地,竟然送上城門水塘這美麗景區,而且交通方便,老幼咸宜。從城門道的菠蘿壩82號小巴站起步,經菠蘿壩自然教育徑接塘畔徑,走到「半閒亭」的一段路,步行不需一小時;沿途美景,俯拾皆是。其密集程度,其唾手可得,除了這水塘,香港境內,想不出有別處可以媲美。正因如此,即使過去兩年都分別撰文介紹過這一帶的景色,今年還是忍不住手再寫一篇,原因只有一個:這水塘太「不完美」,── 有着介紹不完的美!

大雨後的城門水塘,美得純粹,教人感動!

 

dcf-travel-img-28612

dcf-travel-img-28613

 

景點位置

dcf-travel-img-28614

關於如何前往各景點,補充幾句。若從菠蘿壩起步往「半閒亭」方向走,全部景點的入口都在右手面。【景點 1】及【景點 5】的引路相對明顯,若非只顧與同伴傾談或低頭玩手機,應不會錯過。【景點 2】入口雖不明顯,但只要沿途挨右邊走,並留意下行水塘邊的山徑,亦不難找到。【景點 3】入口就在「六號場」內,走到石澗旁,右面有小徑可沿石澗下行,部份小徑還是石砌的。問題是水滿時,近澗口的一段石徑會被水淹浸,因而要繞道而行;灌木茂密,略有難度。至於【景點 4】的入口,雖然也只在路旁,但相當隱蔽。過了大城石澗的橋後,留意右面會有一既似避車處,又似行人路的地方,入口就在此處。找到入口之後,山徑倒是明顯易行的。

dcf-travel-img-28624
▲ 【景點 2】(左) 及 【景點 4】(右) 路旁入口位置

 

星期四, 7月 13, 2017

幽篁夢醉竹影深 ─ 多重曝光技巧初探

 相信不少拍友對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並不陌生。這地點交通方便,滿種花草樹木,夏荷、秋葉、冬梅、春桃俱備。也不乏昆蟲雀鳥,既有「蜻蜓池」、又有「蝴蝶谷」。當中,還有一個鮮被提及的小竹林,面積只有半個籃球場大小,種了不多於十叢的竹樹。如此景點,相比時下流行的名山大川,諸如大東山、大帽山等等,連個小數點也不如。然而在一次探討多重曝光的活動中,筆者還是選了這個不大起眼的「小數點」,讓同學運用多重曝光技巧,為這小竹林拍出夢幻的光影。

dcf-travel-img-28104
▲ 逆光重曝

dcf-travel-img-28105
▲ 順光重曝

dcf-travel-img-28106
▲ 柔光重曝

 

多重曝光的應用,非常粗略地劃分,大概有兩大派別。如上面圖例所示的,拍攝同一景物,以重曝方法創製出朦朧光影效果的,可稱為朦朧派。朦朧派作品頗能表現出中國畫的詩情畫意,因而特別受到華人拍友的青睞。


另一派,則是重疊不同景物,以表現超現實畫面的,或可稱為離奇派。雖然本文主要談論朦朧派,但為求完整,以下仍附離奇例子一則。

dcf-travel-img-28159
▲ 影像甲、影像乙

dcf-travel-img-28109
▲ 將甲、乙影像以 Canon 的 White-on-black 模式重疊。
這模式對比兩影像相同位置的亮度,並保留較亮的部分。

 

從原理上看,以重曝方式拍出朦朧效果不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一個合焦的影像與一個失焦的影像重疊;即所謂虛實重疊。但不知為何,很多時在攝影講座聽到關於重曝的論述,總覺得有點虛無飄渺,模棱兩可。從聽眾的提問,亦不難察覺拍友對這技術掌握的困惑。最常提出的問題主要是以下三個:
一、先虛後實,還是先實後虛?
二、虛實兩拍的曝光比例該如何分配?
三、虛的一拍,失焦程度應為多少?


第一個問題容易回答。在不啟用相機重曝功能中的自動計算曝光選項 (例如Nikon 的 Auto-gain,Canon的 Average) 的情況下,各種重疊方法的算式都符合數學中的所謂交換律,因此,先實後虛與先虛後實並沒有分別。以最簡單的亮度相加為例,由於A+B = B+A,A先還是B先,兩者不會有分別;即使有,也不在於曝光結果,而在於哪個方法較符合個人的拍攝習慣。


第二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兩拍曝光比例的多少才適合,視乎很多因素,包括主體是逆光還是順光、背景是明亮還是昏暗、場景中反差的強弱,以至要達至的演繹效果等等。以下面的第一幅為例,實的一拍按測光減2/3級,虛的一拍則按照測光不減;也就是說,虛的一拍曝光比實的一拍還要多,這才可突顯來自背後的亮光。而另一幅,實的一拍按測光減1/3級,虛的一拍則再多減1級;由於背景很暗,虛拍的光芒仍顯得相當明亮。

dcf-travel-img-28110
▲ 要突顯背景的光亮,失焦的一拍,比合焦的還要曝光更多。

dcf-travel-img-28111
▲ 昏暗的背景,使失焦的高光效果尤其明顥。


第三個問題同樣沒有標準答案。考慮的主要是兩個因素。首先是主體佔畫面的大小。若拍的是竹樹的近照,太少的失焦,效果不明顯,看起來似是對焦失準。其次是要達致的重曝效果。例如以較遠距離拍竹樹,而又刻意大幅度失焦,就可以將畫面拍得像掛上輕紗似的迷迷朦朦。

dcf-travel-img-28112
▲ 逆光向天拍攝,失焦程度洽好讓亮光適量地滲進粗黑的竹桿,看來更富立體感。
右方較幼小的枝葉,有些部份,有些完全地被失焦的亮光所淡化,造成水墨般的效果。
假如說是很有把握地一試即中,若非幸運,便是說謊。

dcf-travel-img-28116
▲ 大幅失焦。失焦的亮光瀰漫畫面,似是一幔輕紗。


「幽篁夢醉竹影深」,「夢醉幽篁深竹影」,「醉影幽篁深竹夢」,「竹影幽篁夢醉深」;朦朧派精彩之處在於朦朧,朦朧重曝的要點在於不可一成不變。翠竹、光影只是拍攝對像,透過多練習、多嘗試,充份瞭解虛、實、明、暗的相互關係,不同組合都同樣可以拍出醉光夢影般的詩意。

dcf-travel-img-28118


上面提到,重曝技巧適宜靈活運用,只就不同的失焦及曝光組合,兩拍重疊,已可以造出非常豐富的變化。拍攝如是,取材亦一樣。不必老是將題材限制於花花草草,或者中國式的畫意演繹。應用於其他類別的景物拍攝,亦可以同樣有趣,同樣精彩。日後有機會另文與大家分享探討。

dcf-travel-img-28114

dcf-travel-img-28119

dcf-travel-img-28115

 

星期五, 7月 07, 2017

台灣環島鴨仔團的旅攝空間

 愛攝之人鍾情旅攝,不喜歡趕鴨仔式的旅行團。前者無論景點還是行程住宿,都為專攝影人而設,肯定有充裕的拍攝時機; 而後者,基本上只會讓愛攝者體會何謂「蜑家雞見水」。兩年多前,筆者就是跟了一個台灣環島團,五日四夜,其鴨仔程度可想而知。一家大小出動,中小學雞齊備,手信清單詳列,攝影空間之匱乏,不言而喻。

dcf-travel-img-28038

為了在如此行程中創造出自己的旅攝空間,筆者在旅途中極力把握各式各樣的拍攝機會,無論是家人shopping的時候、等待遲到團友的時候、等位進餐的時候、團車誤點的時候、拍到此一遊照片但被拍者未擺好甫士的時候 ......,總之,人們認為是無所事事的時候,筆者都珍而重之,努力拍攝。但即使曾經如此努力過,亦對結果不抱太大期望。

轉眼兩年過去,日前整理舊相片,翻閱這次鴨仔團中的「自製旅攝」部份,才發覺當日的一番努力,難以串成一篇分享文章。原因是 ── 照片竟然不少;「扮旅攝」的照片,比到此一遊的標準景點照還要多。稍為回顧,恍然大悟:到此一遊的拍攝工作,已被手機所取代。多謝智能手機!

除此之外,環島鴨仔團購物主導的特點,亦幫上了一大忙。市集、商場、定點購物佔了行程的大半。名勝觀光,若非掛名,便是點綴。真正稱得上讓團友認真觀賞的,大概只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項。購物點多的好處,是不喜歡購物的人可以自由活動。這無疑為專注拍攝創造了有利條件。

原來,鴨仔團是可以容得下旅攝空間的!

dcf-travel-img-28039
等待是無聊的,拍攝是有趣的。

由於相信不少讀者對台灣並不陌生,而鴨仔團的大部份景點都是點到即止,為求集中, 以下分享的照片,除了個別幾個地方點名介紹之外,其餘的名勝景點都省略,改以景物類別綜合展示。

 

九份 ─ 擠擁小街裡的色彩

旅行團首個觀光景點是九份。九份是個有景色,有特色的地方。可是領隊安排的逗留時間,只足夠讓你選擇一間食肆,吃一頓下午茶。與家人商議好,深入程度以不超逗留時間一半為限,原路進出,以免集合誤點。於是,一段兩旁滿是商舖的擠擁小街,便成為首個「旅攝」主題。

dcf-travel-img-28040

dcf-travel-img-28041

dcf-travel-img-28042

dcf-travel-img-28043

dcf-travel-img-28044

dcf-travel-img-28045

 

西門町 ─ 人物是最佳的景物

台北的西門町是旅程中逗留時間最長的景點,足以讓家人認真地格價選購。這對筆者而言,相當有利,因為大可以長時間守在店鋪門外「把風」(這明顯是個不淪不類的理由,但對於一心要購物的人而言,已有足夠的說服力)。即使仍未能到處自由探索,各式人物卻會出現眼前,讓我伺機按下快門。

dcf-travel-img-28046

dcf-travel-img-28047

dcf-travel-img-28048

dcf-travel-img-28049

dcf-travel-img-28050

dcf-travel-img-28051

dcf-travel-img-28052

dcf-travel-img-28053

dcf-travel-img-28054

dcf-travel-img-28055

當中印像較深刻的是這售賣自家品牌CD的豎琴演奏者。猜不透坐輪椅的男人是即興客串還是事先安排,反正那女士只是依然故我地彈奏,完全沒注意到他的存在,以至介入彈奏。或許是筆者水平低,就是聽不出兩者演奏的相關之處。旋律淡然,兩人表情木然;從旁拍攝,竟覺淒然。

dcf-travel-img-28056

dcf-travel-img-28057

dcf-travel-img-28058

 

駁二藝術特區 ─ 讓旅程沾上半點藝術的餘輝

旅程的最後一站是高雄。在這裡除了又一次逛夜市之外,只參觀了駁二藝術特區。所謂藝術特區,對我等匆匆遊客而言,只是群集了幾間售賣與藝術有關商品的店舖。但既然以藝術命名,禮尚往來,也嘗試拍得藝術一點。

dcf-travel-img-28059

dcf-travel-img-28060

dcf-travel-img-28061

dcf-travel-img-28062

 

夜市

整個旅行團,看行程地點,環島是不假的,台北、台中、台南都到過,但主要都是到購物點。 當中,各地的夜市是必然項目。夜市中最吸引的當然是地道小食,然而家人中除了筆者之外,其餘都是腸胃嬌生慣養的人,而筆者又對食字無大興趣。逛夜市,對我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得個逛字。當然,對筆者而言,還有一個拍字。

dcf-travel-img-28063

dcf-travel-img-28064

dcf-travel-img-28065

dcf-travel-img-28066

dcf-travel-img-28067

dcf-travel-img-28068

 

電單車

台灣多「綿羊仔」,是個很好的隨拍題材。看着「綿羊仔」於大街小巷穿插,看着大清早坐在「綿羊仔」半睡未醒的小孩,感覺很有生活氣息。尤其欣賞大群「綿羊仔」集合在紅綠燈前,嚴陣以待的那份氣勢。

dcf-travel-img-28069

dcf-travel-img-28070

dcf-travel-img-28071

dcf-travel-img-28072

dcf-travel-img-28073

dcf-travel-img-28074

 

人物

到一個都市,尤其是現代化的都市,看人,比看景更容易有所感觸。人,總不會是硬磞磞的,一個表情,一個姿態,都能說故事;無需說話,也能告訴你更多。

dcf-travel-img-28075

dcf-travel-img-28076

dcf-travel-img-28077

dcf-travel-img-28078

dcf-travel-img-28079

dcf-travel-img-28080

 

街景

在街道的集合點上,等團友,等旅遊車,拍街景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每次集合我都準時,甚至早到;也不大介意團友遲到,反正我可以多拍幾幅街景。

dcf-travel-img-28081

dcf-travel-img-28082

dcf-travel-img-28083

dcf-travel-img-28084

dcf-travel-img-28085

dcf-travel-img-28086

 

小品

有趣的小品,是愛攝一族的長青題材。小品題材的出現,總是偶然,總帶驚喜。箇中之妙,在於本來無一物,竟會成作品;只因為拍攝者的偏見。

dcf-travel-img-28087

dcf-travel-img-28088

dcf-travel-img-28089

dcf-travel-img-28090

dcf-travel-img-28091

dcf-travel-img-28092

 

沒有阿里山的日出,也沒有合歡山的星空。然而這次環台鴨仔團夾縫中的旅攝,還是足以讓筆者感到愜意。原來,只要不為拍攝題材自我設限,要享受攝影,一點也不難。隨遇而安,隨意、隨心地按下快門,留下影像,就是美好的。

在回程的飛機航班上,看見窗外的景像,覺得漂亮,舉機,全自動模式拍攝 ……。攝影師不是筆者,而是當時還在小學就讀的女兒。

dcf-travel-img-28093

 

攝影,有時真的很簡單!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考慮以下個案。在亮度均勻的房間裡拍攝,以平均測光模式,配合光圏先決自動曝光,拍攝一幅像 【圖 1】 那樣, 由深灰、中灰,淺灰三色面積比例相同的平面圖 。三色份量相同,平均亮度就是中灰,因而拍出的結果,三種深淺的三種灰度應可正確還原,仍是 【圖 1】 的樣子。 【圖 1】深灰、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