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不時會因各種原因出現偏色(color cast),存在着可以察覺得到的某種顔色偏向。偏色不一定是壞事,偏色的相片往往更能表現出某種的情緒。因此,不少攝影師的作品都是色有所偏的。類似地,不同 model 擺的甫士亦會有不同的偏向。甫士當然沒有顏色,但卻能表現情緒,不知可否稱為 mood cast。若然可以的話,以 Eva 的甫士來看,常見的 mood cast 大概就是 melancholy (憂鬱)。
有見攝影班課室附近有一所樓上餐廳,裝修不算豪華,卻帶點書卷氣,應是不錯的現成人像甫士景。經朋友搭路,可以試行拍攝,於是選了某日下午,約了 Eva 前往。拍攝當天早上,天文台預測下午天晴,心中暗喜:多謝天公!因為餐廳雖非露天,但根據之前幾次到訪記憶所及,大廳朝西南的一邊,是一列又長又大的玻璃窗,可遠眺啟德郵輪碼頭一帶景色,午後時分遇上晴天,光影勢必加氛。
到了餐廳,眼前所見一如所料,陽光透過淺色的玻璃窗,照亮了半個大廳。單向的光照,明亮而不刺眼,卻足以把現場的燈光壓下去。高反差的光影,編織着一派亮麗與深沉,好不 sentimental 。這格調,與 Eva 善長的 mood cast 匹配無疑。
人們常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名句「少年不知愁滋味」來形容年青人喜愛「為賦新詞強說愁」,然而此話似乎太過一概而論。須知每個人的經歷際遇都不一樣,年青人的愁,不一定比年長的少,有些富二代,可能活了大半生也未知愁為何物。此外,人的性格亦是影響因素,多愁善感的人,即使經歷不多,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將人家的愁緒據為己有,即使未曾遇到過的事情,也可以憑空想像出愁思萬縷。廿歲出頭的女生,人生經歷有多少我未曾考究,只是取景框中所見,Eva 的甫士擺開,空氣中便仿佛寫上了李清照的名句,── 「怎一個愁字了得」。
情緒向來都具有傳染性,比流感還要厲害,只是從沒想過,它不單只可以感染人,還可以感染環境,這大概就是所謂天人合一。拍攝才不過大半小時,陽光漸漸收歛,窗內窗外的調子,愈見深沉。不知不覺間,拍攝的對像,也逐漸由人物轉移到氛圍。
場景的光影對景物調子能有多大的影響,並不存在着準確計量的方程式,但作用明顯卻是可以肯定。隨着室外的光照愈趨暗淡,室內便泛起了暖洋洋的燈光。其實這溫暖的調子早已存在,只是之前被窗邊的光影與 Eva 的 mood cast 所產生的「光合作用」比了下去。眼見光影已經變了調,與先前的拍攝情緒再不咬弦,於是,右手食指在相機的開關鍵上輕輕一推,空氣中看不見的五線譜便劃上了垂直的兩筆,結束了這段午後窗邊的憂鬱小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