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0月 29, 2019

舊機唔好嘥 ─ 窮玩 time-lapse

攝影人有很多種,其中有一種叫器材先決型,總要選用又新又先進,功能又勁揪的機種。然而器材先決是有潛前題的,那就是荷包先決。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器材先決只能夠是夢想。

但話得說回來,在數碼攝影年代,換機升級,某程度而言是在所難免。回顧菲林年代,小弟一部全手動 Nikon FM2可以用上二十年。理由簡單,話之你甚麼先進對焦測光功能,說到底,不也是要還原到光圏快門焦距這幾項,在此之後,分別只在於鏡頭與底片的表現。然而踏入數碼年代,單是感光元件的改進,解像度、高 ISO 及色彩的表現,已足以令人難以招架。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正深刻地改變着人們對攝影的要求,對某些類型的拍攝題材而言,已不存在技術搭夠這回事。科技,正逐漸擴大其控制的攝影領域,主宰着拍攝質素。亦因如此,即使絕非器材先決控如筆者,數碼化不到十年,相機亦經歷了數度升級。

個性使然,筆者不會像某些人那樣,新機到手,舊機便棄如敝履,然而相對冷落是在所難免。不久前,拿出首部置入的數碼相機 Nikon D5000 ,驚見機背的LCD 顯示屏,不知何故何時,四周展現出不同程度的暗斑。從實用的觀點而論,可用性更見低落。隨便按下快門,聽着那熟悉的、略感遲滯的快門聲,頓然感到若有所失。然而拿着相機細意把玩一會,輕巧親切的手感,又似乎觸發了新的靈感。

十年前的感光元件科技,一千二百萬像素,以現今數碼相機的標準而言,拍攝照片或許強差人意,但若用作拍攝縮時 (time-lapse) 影片,理論上4K也足以應付,要求降低一點,高清,更可說是卓卓有餘。況且這相機內置定時間隔拍攝功能,正是先天優勢。於是趁當時天色尚好,將要進入 magic hour 時段,稍為清理一下窗外花槽的落葉雜物,撥開花盆,騰出空位放穩腳架,裝上配有 Sigma 18~250 天涯鏡的 Nikon D5000 。延續一貫懶人本色,自動曝光,自動白平衡,調好間隔拍攝10秒一幅。一切就緒,撳制開始。然後落街買餸、煮飯、食飯 …… 收機!之後再選不同景觀多拍一組,以便稍後剪輯加入作為調劑,避免一片直落過份單調。結果如何?先看成品。

短短的視頻,片頭、片尾、剪輯、過場、配樂,雖則簡陋,無一或缺,堪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看似「複雜」的「大製作」,只要成品解像度不超 720p (以16:9影片為例,不大於 1280x720 像素),其實只需用上幾套免費軟件便可以了。

首先是 Panolapse,用來模擬鏡頭效果 (pan、tilt、roll、 zoom) 及產生原始片段。以上的視頻,除了近尾加插的大廈星空,其他由黃昏至入夜的部份,其實是一鏡直落拍了兩個多小時的片段。現時看到的搖鏡、變焦效果,都是用 Panolapse 模擬出來的。

其次是 TLDF (Time-lapse Deflicker)。顧名思義,主要功能是去除閃爍。未曾拍過縮時影片的未必知道何謂閃爍 (flicker),看看以下的片段就會明白。

導至閃爍的原因有好幾種,其中以採用自動曝光模式拍攝而產生的最為明顯,當中又以高 ISO 拍攝夜景尤其嚴重。像以下的全夜空景觀,若不消減閃爍,效果可以相當嚇人。

最後一個重要工具,當然是剪輯軟件。筆者是慣用微軟視窗的,順理成章兼夾就手,選用 Movie Maker。Movie Maker 的最大好處,除了免費之外,就是簡單。基本上只要將影音素材拖拖拉拉,左選右選各種轉接動畫、字幕效果,便可以砌出一條似模似樣的影片。

免費軟件功能一般不可強求,Movie Maker 當然也不例外,其中一大弱項是不設時間軸,要做出聲畫同步,就得花點心機慢慢堆砌調節;無論如何,總算是可以的。

相比拍攝硬照,攝製縮時影片需要更多的技術考量,更多的計劃,更多的後製,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知識、技術,以至後期製作。然而,縮時影片確乎有其獨特吸引的地方,值得花上一點時間去探索。可以這麼說,因為縮時,因為活動,縮時影片能為平凡的景物帶來全新的觀感,拓展出廣濶的創作空間。

攝製 time-lapse,就是如此簡單。一部「老爺機」、一個天涯鏡、三套免費軟件,已是萬事俱備。未試過的,不妨一試。至於如何取得各個免費軟件,有勞各位讀者自行求教互聯網,在此不贅。請諒!

備註:
以上提及的三套軟件均有功能更為完備的付費版本,若有興趣及需要,可升級製作更高質的縮時影片。

相關網站:
Panolapse
TLDF (TimeLapse DeFlicker)
Movie Maker 情況有點尷尬。舊版已不設官方下載 (非官方還是有的),改以 Windows 10 的相片 App 取代。 Movie Maker 2019 則為付費版本。


星期三, 10月 02, 2019

ND, or no ND

 即使最懶惰的人,也總有一樣事情不會懶,那就是積極努力找藉口,為自己的懶惰合理化。

為了拍出行雲似的流水,一般都會用上高減光度 ND (neutral density) 鏡,小弟當然也不例外。事實上,裝上 ND 鏡,拍出期望中的效果,確能帶來難以形容的喜悅。然而經過一段日子,這份喜悅或多或少被潛藏的原始惰性沖淡了,── 使用高減光度的 ND 鏡,的確是挺麻煩的事情,動不動便會因為光線太暗,對不上焦,看不準景。

dcf-travel-img-36750

遇上這等情況,唯有先摘下 ND 鏡,對好焦,擺好構圖,再重新裝上拍攝。這程序,對懶如小弟的人而言,與不可接受只差半線。更何況,拍攝溪澗流水、崖邊海浪之類的景物,往往需要擺出彷若瑜伽的高難度動作,諸如一隻腳屈曲踏在岸邊,另一隻則盡展所長,擱於露出溪流水面不足半呎丁方的石頭,然後拗腰轉身,單手攀扶身後樹枝保持平衡,上身前傾,另一手輕執快門線,姿態之優美有型,媲美蜘蛛俠。如此架式,若然仍能慢條斯理妥善裝拆 ND 鏡,神人也。除此之外,拍攝流水很多時要用上偏光鏡,除非擁有的集偏光與 ND 功集於一身的高檔濾鏡,否則便需要裝上兩片濾鏡,這亦容易導至偏色與暗角等問題。於是乎, ND 鏡在小弟心目中的地位,逐漸被 Photoshop 所取代。以 Photoshop 相片疊合 ( photo stacking ) 技術,將多幅短時間曝光的照片整合,可以模擬出長時間曝光的效果。

相片疊合模擬長曝的技術存在已久,但不知何故,並不普及。然而實踐證明,只要閣下並無 PS 後製潔癖,這技術確有不少可取之處。先看以下的疊合例子:以【圖1】展示的六幅「短曝」,合併得出【圖2】的長曝效果。

dcf-travel-img-36743
【圖1】 六幅原始檔案;ISO 50、f/13、1.3秒

dcf-travel-img-36744
【圖2】 六幅照片疊合模擬長曝 7.8 秒的效果。

以下將畫面中央部份略為放大,以供比較。【圖3】是單幅 1.3 秒曝光;【圖4】是模擬 7.8 秒。紅色箭咀所指之處可見明顯的分別。那麼,綠色箭咀所指的又是甚麼?暫時賣個關子。

dcf-travel-img-36745
【圖3】單幅 1.3 秒曝光

dcf-travel-img-36746
【圖4】模擬 7.8 秒曝光


<<  Photoshop 相片堆疊模擬長曝效果  >>

(1) 啟動載入檔案介面: 【檔案】 -> 【指令碼】 -> 【將影像載入堆疊】

(2) 選擇並載入檔案: 透過「載入圖層」介面,選擇用來重疊的檔案,並在介面左下方剔選「嘗試自動對齊來源影像」及「載入圖層之後建立智慧型物件」,然後按【確定】將檔案載入圖層。

dcf-travel-img-36752

(3) 選擇堆疊模式: 【圖層】 -> 【智慧型物件】 -> 【堆疊模式】 -> 【平均值】 (或中間值)

掌握了這技術,豈不是可以免去 ND?答案是否定的。這主要關乎可用的快門速度。曾在網上見過介紹這項技術的視頻,以多幅 1/250 秒拍攝的海浪作示範,然而得出的效果,筆者認為,連強差人意的程度也未能達到。效果遠未達標的主要原因,明顯是因為在整個連拍過程中,每幅照片都只是截取了極短的瞬間,相反地,各照片的間隔太長,以至難以表現出流水的連貫性,疊合出來的效果,看起來只像在畫面抺上一片不大均勻的灰白。

明乎此理,不難推論,要取得良好的模擬效果,曝光時間要儘量的長,簡隔的時間要儘量的短。驟聽起來,在日光日白但又不用減光鏡的情況下,要降低快門速度並不容易,然而實際應用起來,以一般相機的感光度最低可至 ISO 100 計算,只要不是在猛烈直射陽光底下,要達至慢於 1/10 秒的快門速度並不太難,加上拍攝流水往往加上減光大約兩級的偏光鏡 (CPL),而溪流又大都在幽暗的山谷樹林之中,用上 1/2 秒,或更慢快門速度的機會其實不少。實踐證明,以多幅慢於 1/2 秒快門速度拍攝的照片,疊合而成的模擬長曝效果,比單幅長曝有過之而無不及。

喂,有冇咁誇張呀?並不誇張,因為合成模擬長曝的可塑性,比單次長曝來得高。而這亦是省卻裝拆 ND 濾鏡之外,筆者棄用單幅而改用合成的另一重要原因。再多看一個例子。

dcf-travel-img-36747
【圖5】七幅照片疊合模擬長曝 9.1 秒的效果。

這是以合成方法拍攝的山澗瀑布,就流水部份而言,雲霧似的效果,與真正長曝得出的不相伯仲。然而上方的樹幹枝葉,拍攝時正在風中不斷搖晃,若以長逹九秒的曝光時間拍攝,能拍到足夠清晰的影像,機會甚微。以下將畫面右上部份略為放大,以作比較。【圖6】是單幅 1.3 秒曝光;【圖7】則是模擬 9.1 秒。留意紅色箭咀所指部份。

dcf-travel-img-36748
【圖6】單幅 1.3 秒曝光

dcf-travel-img-36749
【圖7】模擬 9.1 秒曝光

要清得清,要朦得朦

還記得之前賣的關子嗎?【圖3】及【圖4】中綠色箭咀所指的,就是同類情況。要解決這問題,離不開照片合成。【圖5】與其說是用了七幅照片疊合,不如說是 7+1。畫面上方的樹叢,以及右下方的岩石,是取自七幅之中最清晰的一幅,在七幅平均化疊合的基礎上,再以圖層遮色片加工疊上而成,從而達到要清得清,要朦得朦的效果。或者有讀者會問:岩石固定不動,疊合結果應與單幅相近,為何仍要選用單幅的岩石部份?答案是:平均堆疊模式就是將各幅照片亮度平均化,換言之,疊合後的對比度(清晰度),不可能會比其中任何一幅好。不妨特別留意比較【圖6】與【圖7】右下箭咀標示的岩石位置。

或者又有人質疑:拍一幅長曝九秒的,然後拍一幅短時間曝光的,之後進行同樣的局部疊合,不也可以解決問題嗎?沒錯,可以。但要留意,短曝的一幅也不能太短,因為流水的質感不能與長曝的相差太遠,否則容易出現瑕疵。因此,這一幅通常仍是長曝,只是不那麼長,例如一秒。問題又來了:能確保這幅一秒長曝的結果足夠清晰嗎?以上的例子是拍七幅,甚至更多。雖說時間是 1.3 秒,但多幅之中,能選到足夠清晰的機會更大。除此之外,試想想,擺着高難度瑜伽動作,調較光圏快門多拍一幅,與連拍多幅相同曝光設定的相比,哪樣比較容易?

既可全選,亦可篩選

除了可以任選其中一幅的清晰部份適當利用之外,多幅合成的另一好處是可以將部份照片棄而不用。擧例說,長曝三十秒的過程中,適逢有頑皮的小動物跳到鏡頭前面,作出為時兩秒的短暫表演,便足以令拍攝徹底失敗。但若採用多幅拍攝,則只要抽起受干擾的那一兩幅,仍可以合成出不錯的結果。亦因如此,筆者用這方法拍攝時,往往故意多拍幾幅,以作保險。

效果控制,適隨尊便

可以只選部份照片用作合成,亦意味着我們可以在後製時控制合成效果。例如拍攝時拿不定主意長曝 10 秒還是 20 秒,便乾脆拍 10 幅曝光兩秒的,後製時只要增減疊合數量,便可模擬出不同曝光時間 ( 在此例就是兩秒至 20 秒 ) 的效果。係咪好着數呢?

dcf-travel-img-36753

着數還着數,但還是要清清楚楚講多次:根據以上討論,疊合技術並不可以完全取代 ND 鏡呀!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考慮以下個案。在亮度均勻的房間裡拍攝,以平均測光模式,配合光圏先決自動曝光,拍攝一幅像 【圖 1】 那樣, 由深灰、中灰,淺灰三色面積比例相同的平面圖 。三色份量相同,平均亮度就是中灰,因而拍出的結果,三種深淺的三種灰度應可正確還原,仍是 【圖 1】 的樣子。 【圖 1】深灰、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