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6月 13, 2023

情歸荷處

 歷史前行,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人,卻是愈來愈懶,起碼小弟正是如此。本年荷攝開鏡,又懶上了新的台階。

dcf-travel-img-47632

dcf-travel-img-47633

dcf-travel-img-47634

待放。紅荷

小弟專注力不足,拍攝題材紛雜,但相對而言,荷花算是佔上較重要的地位,至少過去多年,荷花這題材鮮有缺席。然而多年以來,荷攝的各個方面,不知不覺間已經歷了不少的變化:拍攝技巧,由最初的簡單直拍、到運用前景背景、到添加重曝效果;表現手法,從光影記錄,到表現畫意,以至嘗試表達抽象意境;器材運用,天涯鏡、中長焦變焦鏡、中焦微距,反射鏡,都用過。改變無疑是多方面的,沒料到的是,變來變去,竟然變出一個由簡至繁,由繁至簡的大循環。

dcf-travel-img-47635

dcf-travel-img-47636

dcf-travel-img-47637

dcf-travel-img-47638

待放。牡丹荷
此組最後一幅,是本文之中唯一用上了多重曝光的照片。

說的是每次出動拍攝荷花所攜帶的器材。最初的簡,因為只有一個天涯鏡。之後的繁,是因為掌握的技巧多了,需要不同的器材配合不同的拍攝方法。時至今日,也許是因為經驗多了,判斷準了,知道哪樣的器材適合哪樣的拍攝條件,可以拍出哪樣的效果,再加上人懶了,不願意花力氣為稀有的拍攝機會作準備,於是乎,配備的器材又回歸簡單。今年的夏荷開鏡,就充份反映了這一點,全程只用一個廉價 500mm 反射鏡頭。

dcf-travel-img-47639

dcf-travel-img-47640

手持拍攝,取景霝活。無論是要避開欄杆(上圖),還是刻意拍入欄杆虛化前景(下圖),都簡單快捷。

以反射鏡頭拍攝荷花,確有優勢,其獨特的散景呈現,足以化腐朽為神奇,化干擾為裝飾。而當中最能表現其威力者,小弟之見,應數失焦荷葉的表現,無需任何特別技巧,呈現出來就是那樣的率性、隨意,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仿如國畫中的意筆效果,絕對適用於畫意演繹。

dcf-travel-img-47641

dcf-travel-img-47642

dcf-travel-img-47643

反射鏡頭的淺景深,有利虛化背景,營造出視覺上的背景音樂。然而虛朦景物,同樣具有視覺份量,其在畫面中的位置,絕對影響視覺均衡。安放得宜,全賴適當的取景角度。

小弟深知反射鏡頭的這份能耐,可是以往卻不多用,原因是小弟認為取景環節,在荷花攝影中是重中之重,向來偏愛靈活取景。而一般反射鏡頭偏長焦距而且固定、光圏偏小、景深極淺、手動對焦、防震欠奉,在在都不利於手持拍攝。

dcf-travel-img-47644

dcf-travel-img-47645

手持拍攝間接鼓勵多角度取景。

那麼,為何今年又會改弦易轍?當中的催化劑,除了人懶之外,就是解除了拍荷不應用上高 ISO 的傳統心理障礙。實踐證明,手持長焦反射鏡頭拍攝荷花,不但可以,而且難度比想像中低。尤其是小弟拍荷向來重大意不拘小節,並不要求精雕細琢,再加上現代科技,即使 ISO 升至近萬,畫質表現依然如履平地,更何況,還有強大的 PS 減噪為後盾。高 ISO?使乜驚呀?!

dcf-travel-img-47646

dcf-travel-img-47647

dcf-travel-img-47648

dcf-travel-img-47649

拉開取景範圍,加上荷葉配襯,變化組合更豐富,手持拍攝更顯優勢。以上四幅拍的是同一朵荷花。

不用擔心推高 ISO,就可以放心推高快門速度,手持拍攝,何難之有?取景頓然變得有恃無恐。遇上光線充足的情況,單手持機來個刁鑽角度也未嘗不可。有數得計,根據傳統智慧「陽光十六法則」,驕陽似火情況下,光圏 f/16, ISO 100 ,快門調至 1/100 秒便可拍出「正確」曝光。假設鏡頭光圏是 f/8,也就可以用上 1/400秒。若將 ISO 升高三級,調至 800,快門速度就可以推高至 1/3200 秒。如此高速,單手持機拍攝又有何不可?若仍覺不夠踏實,索性用上 1/6400 秒,放心了吧?這時需要的 ISO 還不過是 1600。以現時數碼相機的感光表現,ISO 超過 25600,連擴展計高逾十萬的,比比皆是,區區 1600,碎料啦!此外,按照一般的長焦鏡使用指引,安全快門就是焦距的倒數,由此推論,即使沒有防震加持,應對 500mm 焦距鏡頭,1/500 秒已屬穩妥。因此,也不必等待陽光普照,只要天色稍為明朗,已大可放心手持拍攝。

dcf-travel-img-47650

dcf-travel-img-47651

dcf-travel-img-47652

dcf-travel-img-47653

很多人都愛用重曝技巧表現畫意,然而有些情況,重曝根本應用不上。捕捉荷葉風中翻飛就是一例。如此狀況,反射鏡頭的畫意筆觸,大派用場。

從人所共知,宋朝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算起,近千年以來,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堪稱面目全非。而用作頌讚荷花的工具器材,亦由紙筆墨硯,發展至數碼相機。奇妙的是,數碼相機並沒有取代紙筆墨硯,人們對荷花的鍾愛,也是依然故我。由此可見,工具始終是工具,器材到底還是器材,好作品莫問出處,能賴以造就美文、美圖、美照片,能道出心底情意的,就是好工具,好器材,儘管選擇過程的背後,可能暗藏一個懶字!

【備註】
 1. 本文照片全部以 500mm、f/8 反射鏡頭拍攝,地點是城門谷公園。
 2. 有人認為《愛蓮說》中的蓮是指睡蓮 (waterlily),而非荷花 (lotus);留待學者考究。

 


相關文章 -

塘畔偶然留小景,荷花那復計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考慮以下個案。在亮度均勻的房間裡拍攝,以平均測光模式,配合光圏先決自動曝光,拍攝一幅像 【圖 1】 那樣, 由深灰、中灰,淺灰三色面積比例相同的平面圖 。三色份量相同,平均亮度就是中灰,因而拍出的結果,三種深淺的三種灰度應可正確還原,仍是 【圖 1】 的樣子。 【圖 1】深灰、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