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1月 25, 2024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考慮以下個案。在亮度均勻的房間裡拍攝,以平均測光模式,配合光圏先決自動曝光,拍攝一幅像【圖 1】那樣,由深灰、中灰,淺灰三色面積比例相同的平面圖 。三色份量相同,平均亮度就是中灰,因而拍出的結果,三種深淺的三種灰度應可正確還原,仍是【圖 1】的樣子。


【圖 1】深灰、淺灰、中灰比例相同組成的平面圖,平均亮度就是中灰。

接下來,將該圖的上下部份改為深灰,中間不變 ,如【圖 2.1】拍攝結果將會如何?如此一改,測光得到的平均亮度會比中灰深,於是相機自動增加曝光時間 (減慢快門速度) 拍攝,得出的結果是中灰顯示為淺灰,深灰為中灰,如【圖 2.2】

【圖 2.1】將上下部分改為深灰

【圖 2.1】拍攝結果,整體變亮;中灰變淺灰,深灰變中灰。

相反,若將該圖的上下部份改為淺灰如【圖 3.1】,相機就會減少曝光時間 (加快快門速度) 拍攝,得出的結果是中灰顯示為深灰,深灰顯示為中灰,如【圖 3.2】

【圖 3.1】將上下部分改為淺灰

【圖 3.2】拍攝結果,整體變暗;中灰變深灰,淺灰變中灰。
 
受物體反射亮度影響,自動測光不能正確重現目視亮度,表面看頗為愚蠢,其實只是不忘初衷。還記得為何曝光要以還原中度灰為目標?不就是為了最大可能地記錄亮度資訊。當物體反光偏暗,拍攝時增加曝光,可以減低暗部剪裁 (超出可記錄範圍) 的機會;當物體反光偏亮,拍攝時減少曝光,可以減低亮部剪裁的機會。相機測光系統的操作,再合理不過。

既然合理,但又不能還原正確的灰度,問題在哪?如何解決?

問題在於工具錯配,罪魁禍首是數碼相機的檢視屏,關鍵在於反射光與入射光的分別。或者有些讀者不知道甚麼是入射式測光錶,簡單介紹一下。

【圖 4】入射式與反射式測光示意圖

一般相機內置的是反射式測光表,量度被攝物表面的反射亮度。而入射式測光錶,則是量度投射於被攝物表面的光線亮度。在光源亮度不變的情況下,以反射式測光錶分別量度顏色深淺不同的三張卡紙,會給出三個不同的讀數。但以入射式測光錶量度,則是完全相同。Why?光源亮度沒變嘛。

由此可見,在上述個案中,只要使用入射式測光錶量度房間燈光亮度,按建議設定曝光參數拍攝,而不是依循相機內置的反射測光結果進行曝光,便可以得出灰度正確展示的三幅影像。

至此,閣下可能會覺得入射式測光好使好用,然而故事未完。相機之所以內置入射式測光錶,首先是迫於無奈。試問安坐家中,若非反射式,又怎可以對窗外數公里遠處,被夕陽照亮的山頭測光?另一方面,是有充份理由。菲林年代,一般用作拍攝的都是「負片」。負片與正片不同之處,是拍出的結果並非予人觀賞,而是作為一個亮度記錄,供沖曬時重現所需效果。於是我們又回到之前的討論:最大可能記錄亮度細節,中度灰是最佳選擇。有了亮度細節豐富的底片,曬相時便可,呼光喚暗,要光得光,要暗得暗。

擱筆前大興問罪之師。之前提及工具錯配,罪魁禍首是數碼相機的檢視屏罪魁禍,那是因為它的即影即有,等同菲林年代拍攝正片(幻燈片)。如前所述,要拍出目視效果的影像,適宜使用入射式測光錶,然而相機內置的卻是反射式,加上一般拍攝者都不明此理,以反射式測光結果作為參考,自然會問題多多。

那麼,明乎此理該如何?

視乎閣下屬於哪一門派。喜歡直出影像的拍友,不妨熟練「扮」入射式測光;對適當灰度的物件進行測光,間接量度出現場光照的亮度。至於後製派,由於即時影像是否啱睇只屬次要,重點在於能否取得適當的亮度記錄,在此前題下,既參考反射式測光結果,亦分析亮度分佈圖,互為參照,方為最佳舉措。

補充 Q&A

問:沒有入射式測光錶怎麼辦?
答:用重點測光,將測光範圍限制於中度灰位置,不受其他亮度干擾,測光結果便等同使用入射式測光錶。

問:拍攝對像五顏六色,卻沒有灰色怎麼辦?
答:需要參考的是亮度,不是顏色,只要亮度與中度灰接近就可以。當然,這要求閣下有相當程度的亮度判斷功力。

問:被攝物任何部位的亮度都不接近中度灰,怎麼辦?
答:自備一張中度灰卡,拍攝前將灰卡放置被攝物表面進行測光。沒有灰卡,不妨用自己的手掌代替,因為需要的只是一個亮度參照。只要知道自己手掌與中灰的深淺差別,應用時作出適當加減補償就可以了。

 

星期四, 11月 14, 2024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四、18% 反射率 )

上回的一堆文字,只說明了選擇中間灰作為「正確曝光」標準的理由。並沒有從物理上定義中間灰有幾灰。相比灰姑娘的灰,中間灰是深?還是淺?

關於中間灰的標準,曾聽過不少傳言。其中一種說法是和膚色亮度接近,這樣定,拍人效果好。另一說法是接近大自然常見的亮度,意思大概是大片草原或樹林的亮度。然而稍加思考,便知兩者都站不住腳。不同人種的膚色相差很遠,大自的亮度更是千變萬化。
事實上,中間灰的定義有多種,為免亂上加亂,先說現時攝影人慣用的,就是18% 反射率 (18% reflectance) 呈現的灰度 。一張灰色卡紙,若然將18% 入射的光線反射出來,那灰的程度就是中間灰。合理疑問:既曰中間,為甚麼是18% 而不是 50%?初步解答:因為亮度的增減並非線性。附圖大致展示出曝光值、亮度、灰度三者的關係。
解釋一下圖中三列數字。最上一列是相機內置測光表的EV讀數。0EV 時拍出中間灰,+1EV 拍出淺灰,-1EV 拍出深灰。中間一列是相對亮度。假設 0EV 拍出的亮度是 1,以 +1EV 拍攝,亮度倍增,所以是 1x2=2;以 +2EV 拍攝再次倍增,所以是 2x2=4。至於 -1EV,就是亮度減半,所以是 1x1/2=1/2 ……。最低一行是反射率,18% 是中間灰,光源亮度不變的情況下,亮度倍增即是因為反射率倍增,所以是18%x2=36%,再倍增就是 36%x2=72%。再倍增呢?超越 100%,爆煲了!暗的方向發展還好,至少理論上可以不斷減半沒下限。可是現實並非如此,純白與純黑的皆不存在。目前普遍將最白與最黑的反射率,分別定義為 95% 與 3.5%。


看過附圖,距離深度解密 18% 只有兩步之遙。
第一步。該圖告訴我們,曝光逐級加一而上,亮度卻是每次乘二倍增。換言之,灰度的遞增是線性,亮度卻是非線性地以幾何級數上升。因此,計算亮度的平均值,要用幾何平均而非算術平均。
第二步。該圖亦展示了反射率與亮度的對應關係,可見反射率亦非線性,因而平均值亦應以幾何方式得出。95 乘以 3.5,等於 332.5;然後開方,得到的幾何平均值是 18.2。Bingo!
成功解密 18% 又如何!有乜用?仍是那句:坦白講,真係冇乜用,得個知字。然而既作補充,亦求完整,以下介紹多幾樣沒啥用途的東西。
翻查歷史,以 18% 作為中間灰始於 19 世紀末的印刷行業,印刷工人以此作為調控油墨流量的參考。後來,這灰度被發明分區曝光法 (Zone System) 的安素.亞當斯(Ansel Adams)收編,作為第五區(Zone V)的影調基準,從此與攝影結緣。隨後柯達出品的 18% 灰卡,成為了業內的實物標準。
到後來彩色印刷發展出一套 LAB 色彩標準,其中 L 表示亮度。當 L 為 50% 時,其灰度大約等同 18.42% 反射率,與 18% 相差不遠。
然而也有相差甚遠的,而且是來自頗具聲望的美國國家標準協會 ( ANSI )。ANSI 有一份關於調校手持測光表產品的文件,建議以 12~13% 反射率作為中間灰,還提及誤差 1~2% 可以接受。有兩點值得留意。首先,只是建議,跟唔跟由得你。其次,範圍頗寬鬆,連可接受的誤差,可以是介乎 11~14% 之間。小弟常說攝影是差不多的藝術,至此,信喇掛?
至於 12~13% 何來,有待稽考,更值得留意的,反而是另一類中間灰的定義。在此之前,不論是 18%、12%,以至其他數值,說的都是反射率,但可有留意,數碼相機的檢視屏、電腦屏幕、手機屏幕,全都不是反光,而是發光的。應用於發光的屏幕,色彩亮度有截然不同的表示方式。例如常見的 sRGB,中間灰就是(128,128,128),16 進制表示就是 #808080。
發光而唔係反光?咁就大件事喇!下回分解。不溫馨,不冷漠,中性提示,下回內容重要、貼地、實用。



星期三, 11月 13, 2024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三、中間灰 )

前文提到,若以某光圏、快門、ISO 設定組合拍攝,拍得到中間灰色的亮度結果,為之正確曝光。接下來要討論的,當然就是中間灰。

中間灰,英文 middle grey,又稱中性灰。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介乎純黑與純白之間,是不同程度的灰色,而位處中間的,就是中間灰。以拍攝結果呈現中間灰為正確曝光的標準,理由何在?


撇除色彩,照片就只是深淺程度不同的灰色。
正常的照片,不論彩色還是黑白,必定存在着介乎最暗與最亮之間的中間亮度。

試想想以下的案例。聖誕老人到某國家派禮物,該國政府為免選擇太多有爭拗,規定每個區域只可派發一款禮物。聖誕老人手頭上有多款禮物,適合不同的年齡層級,每個層級的年齡跨度為五年。例如禮物 A 適合 11 至 15 歲,禮物 B 適合 12 至 16 歲,禮物 C 適合13 至17 歲 ……,如此類推。在此情況下,聖誕老人該以甚麼作為參考,才會令派發的禮物,最大程度地滿足某區域的住戶?一個很常用亦合理的選擇,就是該區域人口的平均年齡。平均年齡是13的派 A,14 的派 B,15 的派 C ……,如此類推。
同樣道理,感光元件只能記錄一定範圍的亮度,即所謂動態範圍,太暗太亮的都記錄不了。要最大可能完整地記錄場景的亮度資訊,方法就是選取場景亮度平均值,並以此作為記錄的中間值,也就是中間灰。比這亮度光一點的,就是淺灰,暗一點的,就是深灰 ……
然而將 B 禮物派發到平均年齡是 14 的區域,並不保證適合該區的所有人,因為平均值不能反映年齡分佈狀況。假設某區有 20 人,當中 14 歲的 2 人,11 歲的 9 人,17 歲的也是 9 人,計算平均年齡仍是 14,於是向該區派發 B 禮物,結果只有兩人適用,改為派發 A 或 C,反而同樣會有九人適用。


將平均亮度置於可記錄範圍的中央,只是一種「好過冇」的策略,並不保證可以完整記錄亮度資訊。假設相機可記錄的曝光範圍是 15 級,若按照相機測光的建議去拍攝,比中間亮度高出或低出 7 級的,就有可能記錄不了。正因如此,才需要搞出更多解決方案去彌補這缺憾。當中包括多重測光模式,對場景亮度分區測量,嘗試作出更好的估計;重點測光模式,針對場景中必須記錄的區域,作重點測量;還有曝光補償功能,加多少減多少曝光,交由拍攝者自行斷估解決。
將場景平均亮度當作是中間灰的方案,不完美,但合理。即使現時已發展出多種測光模式,這中間落墨的原則依舊不變。可是,中間灰到底有多灰?有標準嗎?標準如何定義?又待下回分解。
溫馨使人失去警覺,冷漠提示,下回內容將會更不知所謂。





星期四, 11月 07, 2024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二、EV 曝光值 )

接續上一回,今次講 EV。曝光一詞有多種解讀,EV 也不惶多讓,可能更混亂。

EV,曝光值,英文 Exposure Value 的縮寫。這傢伙本來有清晰明確的定義,算式表示如下:
EV = log₂(N²/t)
其中 N 是光圈(f 值);t 是曝光時間(快門速度,單位是秒)。
單看算式會被嚇怕,改用文字描述貼地一點,那就是「得出同樣曝光量的光圏快門組合」。
依然唔知噏乜?看實例。拍攝風中搖曳的芒草,假設用 f/8、1/125s 拍攝,可以得到亮度滿意的影像。改用 f/2.8、1/1000s,可以得出景深較淺、芒草凝固的影像。攺用 f/22、1/15s,則可以得出景深較長,芒草展現動態模糊的影像。然而三者亮度相若,也就是三個不同的光圏快門組合,得出同樣的曝光量。
略懂數學便不難看出,以上算式的右面只有 N 及 t 兩個變數,也就表示 EV 只是個相對數值,與拍攝現場的亮度及感光度 ISO 無關。仍以上面的芒草拍攝為例,一開始只是假設 f/8 配 1/125s 拍出亮度滿意的影像,然而何謂滿意亮度?可以是亮光光的高調影像,也可以是黑沉沉的低調演繹,但無論滿意亮度所指為何,改用另外的兩個光圏快門組合,同樣可以拍得出來。


曝光值 vs 曝光量 vs 加減曝光
從以上的 EV 算式,心水清的朋友可能會留意到,作為分母,曝光時間 t 的數值愈大,EV 的數值愈小。換言之,曝光時間愈長,EV 的數值愈小。即係話,曝光量愈多,EV 的數值愈小。例如,用可調亮度的 LED 燈拍攝某物體,100% 功率輸出,光圏快門組合採用 f/4、1/4s,根據以上算式,EV 值是 6;改用 50% 輸出,燈光明度只及之前的一半,要拍出相同亮度的影像,曝光量就要倍增,若然光圏不變,快門應採用 1/2s,按此組合計算,EV 值是 5,下降一級。
增加曝光量,EV 的數值不加反減?搞乜呀?平時拍攝,唔係話加曝光,就係加 EV 咩?OMG,巧亂呀!
至此,各位可得相信小弟上回所言絕非信口開河。定義還定義,現實中曝光詞彙的應用,有時真係搞到你暈頭轉向。此 EV 不同彼 EV!
被攝物愈暗,EV 值愈低,應對的拍攝方法就是增加曝光量,至此沒有問題。混亂的根源,是將增加曝光量說成是加 EV。不這麼說,一切相安無事。
幸運的是,根本沒有太多人知道正宗的 EV 定義。所謂習非勝是,而現實中又運行暢順,也就無謂撥亂反正,得個知字算了。

EV 有何用途?有何好處?
坦白講,真係冇乜大用。至少在我等資深業餘攝影人而言是這樣。一時間想到,最常見的用途,只有幾項。首先是用來描述動態範圍,例如說某相機動態範圍有 15 EV 之多 。其次是描述相機於弱光情況下的對焦或拍攝能力,例如說某相機於 EV -6 仍可進行自動對焦。還有的,大概就如平時說的曝光相差幾級幾檔差不多吧。至於好處,根據設計原意,是為了更方便地選擇等價的拍攝參數。得咩?

補充說明
正如上面提及,EV 的計算與 ISO 無關,只是個相對數值。單憑 EV 值,反映不了實際亮度。若要反映實際亮度,就需要與 ISO 掛鈎。例如上面說的 EV -6,若不提 ISO,只表示 f/1、60s 的一個光圏快門組合。若加上 ISO 100 附帶條件,就表示以 f/1、60s、ISO 100 的設定組合拍攝,可以得出「正確曝光」,即不光不暗的中間灰亮度。如此一來,便能實際地反映被攝物的亮度了。習慣上,在沒有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就當作是 ISO 100。

中間灰?正確曝光?是甚麼?下回分解。



星期三, 11月 06, 2024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一、曝光與感光 )

日前過看到一篇教授手動曝光的長文。看罷,更加明白為何很多人都搞不懂曝光。

要徹底明白曝光,有好些概念及詞彙要搞清楚。要搞清楚,是因為在很多攝影論述、教學,以至相機的使用說明,甚至機身上慣用的標示、概念及詞彙,往往都是求求其其,得過且過。有趣的是,日常使用上其實沒大問題,否則那來這麼多靚相?但假若閣下堅持認真,那就 …… 放心,不一定會輸的,但肯定會煩。奈何天下間總有閒人不厭其煩,撰文(或拍片)論述。說的不是小弟,剛剛相反,小弟再談曝光,只因為有見論文大都誇誇其談,實質搔不着癢處,厭惡其煩,才勉為其難,班門弄斧。

內容好多,分而述之。首先,曝光與感光。


相機快門打開,讓感光元件曝露於光線,從而接收光能,就是曝光。控制曝光的多與少,相機提供兩個方法:一、快門速度;二、光圏大小。這部份,驟眼看清楚明白,不會引起誤解,其實含混不清已經存在。


問題一:光源強弱是否也是曝光因素?

如果將曝光量定義為感光元件接收的光能多少,那麼,光源強弱也應該視作曝光因素。慣常只提光圏快門,略去光源強度,只因為難以描述,甚至不受控制。事實上,於室內拍攝,光源受控的情況下,大可固定光圏快門,以調節燈光亮度來控制曝光。

問題二:ISO 應該如何看待?

ISO 是感光度,與曝光無關。以同樣的光圏快門拍攝,調高 ISO 令影像顯得明亮一點,只是將亮度訊號放大,並沒有增加曝光量。

理清思維

曝光一詞,日常使用其實暗藏多種解讀。首先,是指相機打開快門至閉上快門的操作過程。其次就是上面所說的,感光元件接收光能的多少,也就是曝光量。而最後,也是最普遍的解讀,是指影像顯示出來的亮度,也就是通過相機的曝光過程,感光元件接收到某程度的曝光量,經過後期處理顯示出來的影像亮度。嚴格來說這並非純正的曝光,而是曝光加感光,是兩者綜合處理而得到的亮度顯示結果。然而當我們發覺機背的影像過度明亮時,衝口而出的就是「曝光過度」,從沒計較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感光過敏」。

引申結論

真正的曝光三角,應該是光圏、快門、光源。近年坊間常說的光圏、快門、ISO,三者結合,稱為感光三角或者更為適合。


感光三角











星期四, 10月 31, 2024

攝林外史之以柔替剛 @ 草根散記

前文提到,數碼攝影發展初期,菲林數碼孰優孰劣,還是有着不少爭論。然而即使愚昧如小弟,也明白爭拗無謂,因為前車可鑑。前車,就是音響技術。

類似的爭論,在數碼錄音面世的初期,同樣出現於 Hi-Fi 發燒圏中。戰果如何?遠早於數碼攝影普及之前,已經一清二楚。當然,正如時至今日,仍有人忠誠於黑膠碟「si-li-sa-la」的雜音那樣,鍾情於菲林味道的大有人在,即使那些味道是用數碼科技模擬出來的,也在所不計。話時話,為了追求那種獨特的味道與質感,拍菲林、入黑房、又沖又曬搞出一幅照片,小弟認同,亦欣賞。但若只以菲林拍攝,然後數碼掃瞄、數碼打印,又似乎有點兒 ……

過去的四分一世紀,數碼科技為攝影帶來的改變,既深刻,也廣泛。然而本文既曰外史,眾所周知的略去不贅,只選幾項唔講唔覺,講出來又似乎真有其事的分享一下。

消失的秘技

無需特別統計,眾多攝影題材之中,論內容豐富多樣,入門容易,廣受歡迎,非風景莫屬。因此,隨着數碼科技帶來的普及,亦帶旺了一些進階級的風景拍攝技術及器材。而當中一種頗原始、近乎秘技級別的技術,搖黑卡,亦得以從小眾高手走向大眾。然而好景不常,搖卡的技術要求高,即使數碼相機可即時回放檢視,take two 修正,但要搖出滿意效果絕非容易。而在差不多同一時期,拍攝風景的濾鏡配套,無論在樣式、功效及方便程度,均有長足進步,加上編修軟件的落井下石,搖卡秘技可說是方興即艾。

沒落的濾鏡

上面提到,風景攝影帶動了濾鏡的普及。然而亦因為數碼的到來,多種濾鏡逃脫不了沒落的命運。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那些用來大幅改變色溫的顏色濾鏡。因為類似的效果,無需後製 PS,拍攝時調節一下白平衡可能已經搞掂。Skylight (天光濾鏡) 與 UV (紫外光濾鏡) 變得可有可無,相繼被下放成為保護鏡,之後再被名副其實的無色保護鏡邊沿化。有了數碼影像疊合技術,高減光度的 ND (中性灰濾鏡) 可以放棄。GND (漸變灰濾鏡) 呢?如果熟用後期編修,又不介意影像疊合的話,一定不會選擇 GND。拍一組包圍曝光,然後將幾個亮度不同的影像疊合,做出的效果,肯定比 GND 好。

退化的鏡頭

讀者或感奇怪,鏡頭於拍攝而言,可說是最前線的兵器,質量至為關鍵,科技進步,怎會不進反退?卻原來,真的會。因為數碼 profile,可以彌補不少光學上的缺憾。暈影、變形、色差,只需後期編修撳個制,甚至拍攝時於相機上設定選項,便大致可以搞掂。在此前題下,堅持認真不一定輸,但肯定蝕底。須知道,要以硬件技術解決類似的光學問題,即使技術上可行,成本,以至重量,相信亦非等閒。因此,無論是從金錢支出還是體力付出方面考慮,某程度的光學質量退化,大家亦樂於接受。

dcf-travel-img-50569

圖中上方的照片算不上甚麼佳作,然而卻顯示了數碼攝影的優勢。首先,照片是以三幅採用包圍曝光,拍出不同亮度的影像合成 (下方三小幅)。若非數碼處理,以菲林年代的黑房加光減光技藝,難以做得如此細緻。若依靠 GND 拍攝,更是不可能的任務。除此之外,此組包圍曝光只是手持拍攝,沒有用上三腳架。因此,三幅影像除了亮度差異,亦有相當程度的位移。Photoshop 的影像對齊功能,解決這問題輕而易舉。換言之,應用 PS 影像疊合,以往又 GND、又腳架、又黑房處理也弄不好的照片,在數碼年代,就是那樣的手到拿來。

攝影因為數碼化而帶來的「暗改變」,除了上述幾項,可列舉的仍有不少。就以相機本身為例,因為數碼才可以無反,反光鏡沒有了,光學觀景器可以取締,機械快門可以換作電子快門等等。各式各樣的改變,共通之處是「以柔替剛」,以電子取代機械,以軟件取代硬件。這可說是數碼化的大趨勢,適用於不同的應用領域。仍以數碼化先行者音響為例,以一台電子琴頂上一隊 band,已是陳年往事。相信可見的將來,數碼攝影的發展,仍會依循這個軌跡。


星期三, 10月 30, 2024

攝林外史之曬相與編修 @ 草根散記

 時代在變,攝影也變,而且愈變愈快。

田顧過去五十年攝影發展,菲林、數碼,各佔半場。先說上半場。攝影面世至今約二百年,然而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仍算不上是真正普及的玩意,直至七十年代,配備先進攝影科技的相機進駐銷費市場,機種百花齊放,而當中「儍瓜機」的蓬勃發展,堪稱攝影平民化的重要推手之一。既曰之一,當有之二,那就是快速沖印。儍瓜機配合快速沖印,前後包抄,三爬兩撥便攻陷了每個家庭,至此,攝影堂而皇之走進尋常百姓家。然而,當時大部份的人並未有意識到,攝影普及化的光輝歲月,正是菲林沒落之時。

菲林快速沒落的原因,正是數碼攝影的急速冒起。儘管數碼攝影普及初期,菲林數碼孰優孰劣,還是經歷不少爭論,然而這段時期相當短暫,只三兩回合,菲林攝影便「升格」品味嗜好,數碼攝影成為俗世竉兒。隨後的日子,數碼攝影如何發展,屬於「近代史」範疇,暫且不贅,先分享幾則「攝林外史」。

dcf-travel-img-50480
改變的不只是硬件及軟件,還有觀點與態度。

剛才提及快速沖印,表面看,這東西就是予人方便,殊不知,對攝影文化的影響也不簡單。和很多自動化操作相似,快速沖印作為自動化黑房操作,帶有相當程度的簡單化及一般化,高級黑房技藝缺如不在話下,就連基本的局部加減光暗也欠奉。簡而言之,只出行貨。當然,在普及的大前題下,行貨照收無可厚非,但對一些目標是攝影而非影相,將自己拍攝的照片視為作品的人而言,滿足於快速沖印的結果,確乎有點兒嬉。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兒嬉大有市場。那些年,不少攝影會設有 3R 月賽。亦有攝影高手,因為深明快速沖印效果一般,每當偶有所得,拍到似有參賽沙龍潛質的作品,沖晒環節便邀請行內認可,入圍率高的打龍專家代勞。如此攝影生態底下,雖然專業的依然維持專業,但業餘圏中,便逐漸形成了一種有前冇後的攝影文化。

只拍不修,後菲林時期的攝影普及,既是只走了一半,但也敞開了半度門,造就了數碼攝影的急速興起。影完即刻有得睇,又唔使慳住就住,這比菲林拍攝要強得多。然而不需多久,人們便發現數碼優點不止於此:拍不好,還可以自己執耶!因為有「數碼暗房」,後期製作又被重視起來。

然而數碼編修的發展,也經歷過蒙昧時期。在此期間,高度調味、過度銳化的影像比比皆是,而正值此時,HDR 技術亦進入人們的視野,一時間,誇張過火儼然是後製的標杆,Halloween 造型般令人驚嚇的照片,不必等待十月底應節,長年存在。到過火熱潮稍退,各種調色風格又接踵而來,日系、青橙科幻、花樣年華、高級黑金、偏藍偏紅 ……,各適其色,應有盡有,不應有的,也有。

有趣的是,正當「數碼暗房」狂勢回歸,同一時期卻出現主張完全相反的 JPEG 直出主義,這可能是後菲林時期衍生的有前冇後思潮,於數碼年代的延續。

無論如何,數碼攝影發展一段期間後,人們對後期編修的重視,還是佔了主導。主導到甚麼程度呢?除了整色整水,改變光影結構之外,大幅度的移形換影、移花接木,也愈來愈為人所接受。攝影逐漸朝着不擇手段,但求結果的方向法展。雖然還有忠於寫實的族群,堅守着新聞、紀實的原則,但從整體攝影人口而言,寫實忠粉所佔的比例,已是愈來愈小。更何況,那邊廂,AI 來了!

dcf-travel-img-50479

以上提到的,只是攝林外史的小部份。有幸於過去半世紀充當攝影塘邊鶴,眼晴望着取景框的同時,亦可旁觀攝影生態的轉變。感嘆之餘,看着書架上幾本菲林鼎盛時期的珍藏,問題來了:攝影初衷,可有改變?可要改變?

 

星期六, 10月 12, 2024

雜裝廂中的街坊裝

 年初,朋友傳來一則文青打卡推介,地點是車公廟體育館。體育館毗鄰沙田秦石邨,建築期間,小弟差不多每天都會途經,看着它從無到有。啟用之後幾年,那路線退出了小弟的生活圏,便也沒留意它了,看到了推介,才知道原來別有洞天。

由於傳說是文青打卡點,收到消息之後,也曾打算找個文青女生前往試拍,不過後來又不知為何,不了了之。直至不久之前,形象不大文青的 Gigi 又重舊事,便前往打探一下。

dcf-travel-img-50439

dcf-travel-img-50440

dcf-travel-img-50441

一般康文處轄下的體育館,大都以實用為主,有些更處於多功能的市政大樓之內,與街市、大牌檔並駕齊驅。而車公廟體育館,除了獨立存在之外,建築亦頗具特式。根據發展局網頁描述,「布局層層遞進 …… 引入陽光和自然景觀」,除了體育館應有的設施之外,更留有大量與體育沒直接關係的公共空間,而正是這些空間的運用,突顯其與眾不同,卻又與周遭的多方面融合,包括社區、大自然、以至攝影人非常重視的光影。因此,踩場不過十分鐘,便確定地點屬可拍之材,決定擇日進行。不過,由於要配合角色關係,演繹肯定不會沿襲傳說中的文青路線。

dcf-travel-img-50423

dcf-travel-img-50424

拍攝當日,Gigi 以一身不是運動服,但又酷似運動服的裝扮亮相。若然不拍攝,直接入 gym 做健身也可以。這身穿搭,相當程度而言,不乏街坊裝意味。

dcf-travel-img-50425

dcf-travel-img-50426

探討一下何謂街坊裝。按照一般理解,街坊裝基本上就是最低限度可以見人的裝束。特徵在於人家看見你的穿搭,覺得你像街坊。例如以家中慣常穿着的衣服走到街外,又或者外地遊客,入鄉隨俗穿上本地人的便服,都可說是街坊裝的體現。街坊裝不分季節,不分早晚,不分貴賤,不分文化,存在於世界上的每個有群體生活的角落。表面看,街坊裝沒有既定款式,也沒有配搭規限,然而小弟愚見,貴為獨特的穿搭裝扮體系,當中仍有不可背棄的原則。微妙之處,在於既融入群體,又能保留自我,不刻意裝扮,卻又與眾不同。

dcf-travel-img-50427

dcf-travel-img-50428

dcf-travel-img-50429

留意到沒有?融入而不失個性,不刻意卻又與眾不同,剛才描述的街坊裝重要元素,這次拍攝選定的人與景,都具備了。

dcf-travel-img-50430

dcf-travel-img-50431

dcf-travel-img-50432

然而即使如此,拍出來的結果不一定能保留街坊特質,關鍵還要看攝影師如何演繹。須知道,喜歡拍攝女像的拍友,往往都有既定的女神形像。假如說上帝按照自的形像創造人類,那麼,這類拍友就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輸出影像。

dcf-travel-img-50433

dcf-travel-img-50434

dcf-travel-img-50435

dcf-travel-img-50436

dcf-travel-img-50437

dcf-travel-img-50438

當然,小弟作為隨機應變派草根攝影人,向來信奉無女神論。個人偏好不能說沒有,但在沒有主題前設的情況下,主導取材取景,影響拍攝結果的,主要還是當下場景、光影,以至人物所提供的綜合感覺。街坊元素當前,這次拍攝,街坊裝 DNA 肯定少不了。然而另一方面,這體育館的建築特色使然,從頂層天台至樓下,由戶外到室內,短時間內已提供了多樣的色光形影素材,儼然是個可以配搭不同造型裝扮的「雜裝廂」,以至拍出來的這輯照片,以「雜裝廂中的街坊裝」為題,似乎也不為過。


本文 model : Gigi
ig : twc._.q





星期二, 9月 17, 2024

We are all photographers @ 草根散記

 夜闌人靜,電視節目沒啥看頭,很多時便拿着遙控器胡亂轉台。由於沒有太大興趣煲劇,亂按一番之後,停駐點通常都會是紀錄片。這應該是潛意識使然,希望彌補一下孤陋寡聞。節目播放期間,不時會看到一段宣傳短片,當中就有文首的英文句子。不知為何,總覺這說法相當有型,頗有參透意味。

dcf-travel-img-50247

話說日前有點事情,要 travel 去青衣,因為恐怕人生路不熟而遲到,於是多預了大半小時出門。然而又驚早到無聊,便順手擸埋相機隨身。單機單鏡,即時會想到的當然是裝配甚麼鏡頭。街拍?不一定。廣角啱?也未必 ...... 既然不肯定拍攝內容,話知佢,相機拿出來,裝上的是甚麼,便用甚麼,懶得換。結果就是以 50mm 定焦出動。

到了青衣,時間尚算鬆動,便打算在車站附近求其拍攝一會。沒料到剛開始,上天便送來了靈感。

青衣站是交通要塞,連接大型商場,人來人往,只見 A1 出口附近,行人天橋層疊交錯,規模與特色俱備。恰好遠處有一男士站在天橋上看手機,既成為明確的趣味焦點,亦可當作絕佳的比例參照,以表現天橋結構的龐大。正當思量如何取景之際,身旁右方的通道有一途人經過,於是乎,兩位人物,一遠一近,一靜一動,霎時間靈光一閃: Travelers! 文首佳句頓然活現眼前。連忙看準時機,快門幾響「咔嚓」,將 all travelers 佳句化作影像。

正所謂得一想二,之後便以 travelers 為題,繼續發揮。回到家裡,指定動作是揀相、執相,travelers 意念依然揮之不去,直至結集相片數幀,配文發放社交媒體。

dcf-travel-img-50248

dcf-travel-img-50249

dcf-travel-img-50250

靈感於小弟而言,就是如此,不知何時到來,然而只要到來,總不會稍縱即逝。從全無準備、漫無目的,到發現主題,發揮主題,發布主題,小弟可說是個靈感驅動的攝影人。

現今人人手機隨身,每位 traveler,同時也可以是 photographer。君不見大小食肆,不論高檔低檔,「手機食先」是菜單必然選項。由此推論,以下一句,大概也說得過去:We are all photographers, in one way or another.

小弟的 way 就是靈感驅動。鮮有嚴謹的拍攝計劃,然而每當找到靈感,之後便順理成章。未知各位讀者的 way,又會是怎樣的 another?

 

星期五, 8月 23, 2024

龍鼓灘 60 minutes +

認真查閱過潮汐漲退時間,肯定那幾天的黃昏,潮水退得足夠低,是大半年以來最適合拍攝的時機,還遇上了近幾個星期少見的晴天,該出動了吧?

dcf-travel-img-50138

以上的全是廢話,其實拍攝日期早就約好了。潮退、晴天,都只是湊巧遇上幸運而已。巴士在夏日的陽光中搖搖晃晃,在屯門的街道上走走停停 ……。過了不久,怎麼就乾脆停下不走了?全人類都下車了?但這裡可不是龍鼓灘呀!搭車錯了方向!...... 於是,本來計劃中充裕的拍攝時間,縮減到只有略多於一小時。

dcf-travel-img-50139

dcf-travel-img-50140

龍鼓灘的沙灘,也算得是頗具規模。在 Google 地圖上量過了,全長超過六百多米,從頭到尾漫步走一趟,即使不選景,不拍攝,也得花上十分鐘。自問懂點數學,屈指一算,只餘個多小時,還是疊埋心水,在巴士總站附近的灘頭,隨便找些位置拍攝算了。

dcf-travel-img-50141

dcf-travel-img-50142

世事就是這麼奇妙,時間無疑是大幅縮短了,光線的變化,卻無比慷慨地按照原來的期望,硬擠進來。18:01,距離日落水平線的時間只有一小時零兩分,按動快門拍下第一幅照片,曝光參數說明了,這時的亮度與下午三、四點不相伯仲。猛烈的夏日陽光,炙熱、炫目,似乎一下子就抹掉了搭錯車事件可能帶來的損失。

dcf-travel-img-50143

dcf-travel-img-50144

既然時間不足夠沿着長長的沙灘取景,也就圍着一處兜圈拍攝吧。多虧一只小艇,幾窪水氹,隨波隨浪漸漲的潮水,以及逐分逐秒下墜的落陽,即使重覆地繞圏,也可以拍出不重覆的影像。

dcf-travel-img-50145

dcf-travel-img-50146

dcf-travel-img-50147

因為時間緊迫而原地繞圏,也許只是個藉口,選用不同的光向拍出不同的效果,本來就是小弟的習慣。逆光、側光、側逆光尤其偏愛。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心理出了點問題,總愛拍攝人家的陰暗面。之不過,這次卻是留住了幾幀例外。紅橙橙的一抹斜陽,讓小弟毫不猶豫地拍下正光照亮的臉龐。咦?且慢!風吹髪動,也應該是這次得以破例的「幫兇」吧?

dcf-travel-img-50148

dcf-travel-img-50149

dcf-travel-img-50150

隨着太陽慢慢靠向老遠的西方,光線也漸漸溫柔起來。剛到來時透過取景框逆光拍攝,稍不小心對著太陽一瞥,眼前便會留下紅紅的殘影,要好幾秒鐘才會消退,如今,無論如何正視,紅紅的就只是個鹹蛋黃;之前的光與影是有你冇我,如今卻可以和諧共處。這時候,場景亮度分佈全在相機的掌控之內,如何曝光不用費煞思量。

dcf-travel-img-50151

dcf-travel-img-50152

dcf-travel-img-50153

然而不可不知,好景不常,這短暫的色光美好,可能只會維持大概五分鐘,拍攝必須把握時機,動作要快。於是這短短的幾分鐘拍攝,仿佛就是一場緊湊的帶氧運動,屹高彎腰踎低少不了,況且當時用的是 50mm 定焦鏡,要變焦,靠人腳,趨前倒後,再加上海浪此起彼伏,真箇是拍得暈頭轉向。

dcf-travel-img-50154

dcf-travel-img-50155

dcf-travel-img-50156

自古以來太陽都是可靠的時計,紅日西沉水平線下,不看手錶也知道是收工的時候,model 還要趕下場呢。別過頭來,再好的光景也不拍,收機。

 

本文 model : Gigi
ig : twc._.q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考慮以下個案。在亮度均勻的房間裡拍攝,以平均測光模式,配合光圏先決自動曝光,拍攝一幅像 【圖 1】 那樣, 由深灰、中灰,淺灰三色面積比例相同的平面圖 。三色份量相同,平均亮度就是中灰,因而拍出的結果,三種深淺的三種灰度應可正確還原,仍是 【圖 1】 的樣子。 【圖 1】深灰、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