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夏,全港各大小荷塘,花開狀況就只四個字足以形容 ─ 強差人意。就連北上尋荷的,也回報花況不及往年。正當荷攝圏中瀰漫着失望情緒,天水圍公園的荷花池,仿若橫空出世。
過去多年,由於境內各大著名荷塘未見衰落,拍荷無需捐窿捐罅,小弟從未到過天水圍公園拍攝荷花。而事實上,以城中荷塘聲譽而言,天水圍公園可說是不見經傳。首次踏足,不能就同一荷塘與往年作出比較,但以當下所見的種植狀況,與城中其他荷塘相比,這裡確乎展現出獨特的優勢。
首先是大,池塘面積大。以香港境內公園計,除了濕地公園,這池塘面積應是最大。池塘大的好處很多,最明顯的是容易迴避背景中無謂的干擾。寬廣的水面, 瀲灩波光更是絕佳的背景。
其次是多,種植位置多。荷花的種植,分佈於池塘中幾個不同區域,並且各處環境不同,因而取景位置不單只多,而且不乏變化。其中更有不設欄河,可以極近距離取景的位置。如此一來,除了方便靠近特寫之外,亦為低角度取景、配罝前後景等拍攝手法,提供更多的可能。
此外,池塘中還有噴水噴霧,雖然規模不大,但也聊勝於無,相信可以滿足不少好此道者。至於公園內的一般便民標配,更不用多說了。整體而言,這裡是一個頗為適宜「他他條條」消磨大半天,慢條絲理地進行沉浸式創作的荷塘。
首次到訪,拍攝可說只是試探式,本來就沒有太大期望。從下午二時至四時,開始時驕陽似火,拍攝位置無遮無擋,到後來轉移陣地,走到林蔭掩映之處,配上前景,又見荷花若隱若現。然而就是如此的兩小時見乜影乜,回放檢視拍攝所得,卻也多少反映出在此拍攝荷花的可塑性;既可以大小通吃,也適宜軟硬兼施。
因材施拍向來是小弟的習慣。於烈日下乾巴巴被煎熬的荷花,與位處噴水池邊水霧均沾的,即使不在現場目睹,聽起來的感覺也截然不同。拍攝時因勢利導,以庖丁解牛思維應對。前者強調明亮鮮艷的色塊,偶然配上深暗的背景,而後者,則以水點激起的大片花白作為背景,以池塘邊不知名的花葉作前景,並採用多拍重曝,使形色隱約呈現,朦朧更朦朧。即使當時並沒有噴霧,拍過幾幅之後,已即時聯想到「天水圍的日與霧」。
不經不覺,今年的夏至,已在上週五悄然渡過。然而城中各處的夏荷,大都仍是那樣的不慍不火。幸而在這曾經偏遠的地方,「天公造美」,藉着池塘中的點點繁花,為隨後而來的仲夏帶來希望。